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一类以过氧基团(-O-O-)为核心活性成分的化学消毒剂,凭借强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生物大分子,在医疗、食品、工业及家庭等多领域广泛应用,是当前消毒领域中兼具高效性与环境兼容性的重要品类。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作为高效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由自由基等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引起膜通透性的改变,以及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氨基酸、酶和DNA从而达到杀灭效果。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过氧化氢消毒剂
过氧化氢在浓度很低时,可快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目前普遍认为,H2O2通过分解后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如OH基、活性氧衍生物等破坏微生物的通透性屏障、蛋白质、氨基酸、酶和DNA等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过氧乙酸消毒剂
过氧乙酸是酸性强氧化剂,分解或水解生成H2O或进一步分解生成原子氧[O]、活性[•OH],在酸性条件下的电极电位很高,杀菌的氧化反应可夺取菌体电荷,破坏其结构。
过氧乙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导致微生物死亡的:
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进而破坏酶系统,过氧乙酸可直接氧化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使细胞壁和细胞膜破坏,通透性改变,破坏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平衡,过氧乙酸再进入菌体内部,直接作用于酶系统,破坏酶的结构和功能,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致细菌死亡。
2、酸性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用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极易溶于水,其分子的电子结构虽是不饱和状态,但在水中却基本上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由于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中性分子存在,因为它能够迅速吸附到带有负电荷的菌、藻细胞表面,凭借其对细胞壁良好的吸附和穿透性能,渗透到细胞内部,通过强氧化作用破坏细胞中一定的功能性蛋白基因,使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细胞正常代谢终止,从而使细菌、藻类最终失活。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凭借 “高效广谱、无残留、无耐药性” 的核心优势,已成为医疗、食品、公共卫生等领域的 “主力消毒剂”,并逐步向家庭日常消毒场景渗透。未来,随着技术升级,这类产品将朝着 “更高稳定性”(如长效稳定化过氧化氢)、“更低刺激性”(如低浓度高活性二氧化氯)、“更便捷形态”(如便携喷雾)的方向发展,同时结合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消毒效率与安全性,为公共卫生安全与健康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