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
01 病原微生物感染
我国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球菌、牛棒状杆菌、微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和*主要的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发病率高达80%。不同细菌感染导致的乳房炎临床症状不同。急性或亚急性乳房炎病程短,除了乳房炎症外,还可能进入血液或淋巴,严重者会出现毒血症而死亡。
念球菌、隐球菌、诺卡氏菌、毛孢子菌等真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可导致奶牛食欲减退,乳房肿大、发热,产奶量下降,出现局部炎症,乳腺组织逐步被肉芽肿样组织替代。
牛痘、口蹄疫、牛乳头孢疹等病毒导致的奶牛乳房炎会出现丘疹、疱疹。水疱溃破后还会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02 环境因素刺激
牛舍环境清洁度直接影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感染率,若饲养员没有及时清理粪尿、垫草及牛舍内其他脏物,夏季会招来很多的苍蝇和蚊虫,蚊蝇叮咬也会诱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冬季为了保暖,牛舍通风换气不及时,会造成牛舍有毒有害气体增加,同时引发呼吸道疾病,降低奶牛免疫力,增加乳房炎感染率。
03 营养失衡
日粮搭配不合理导致奶牛摄取到的营养成分不均衡或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进而造成奶牛的抗病力下降,致病菌感染乳房后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日粮中缺乏维生素E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容易增加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养殖户往往给高产奶牛饲喂过多的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提高产奶量,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奶牛乳房的负荷,乳房敏感度也会增加。突然更换饲料或饲喂变质、冷冻饲料也会增加奶牛消化代谢紊乱,继而引发乳房炎等疾病。
04 管理不当
由于高产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于低产奶牛,年龄大或利用胎次多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夏季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必须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
疫苗免疫不科学和挤奶操作不规范都可引发奶牛乳房炎。挤奶前,挤奶工双手、毛巾、挤奶工具不清洁,挤奶时过度挤压乳头、挤奶设备负压过高或脉冲过速,挤奶时间过长等都会造成奶牛乳头和乳腺的损伤,奶挤不干净,或挤奶频次过高,挤奶后没有正确使用药浴液等都可能增加致病菌的感染。
二、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措施
0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合理调整牛舍温度,减少热应激或冷应激。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温防寒,将牛舍温度控制在奶牛的适宜温度区间。第二,加强牛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牛舍和运动场的粪污和地面灰尘,定期更换清洁、干软的垫草,定期用*液对牛舍和运动场地面进行喷雾*,每月至少2 次,夏季为奶牛乳房炎的高发时期,可以增加*次数。第三,加强牛舍通风,提供适量日照和运动。通过适量的通风换气可以让牛舍湿度维持在一个稳定均衡的水平,避免室内过潮滋生致病菌。适量的日照和运动可以促进奶牛免疫力的提高,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02 规范挤奶操作和管理
人工挤奶要科学规范。挤奶前做好清洁*工作,首先清洗双手,用干净无菌的毛巾擦拭乳房,同时加以按摩,可以促进奶牛泌乳。挤奶时可以采用拳握式挤奶手法,这样减低物理损失对奶牛乳房的刺激,并挤掉前几把奶。挤奶后再用干净无菌的毛巾擦拭乳头和乳房。切勿多头奶牛共用一条毛巾, 坚持先挤健康奶牛后挤患病奶牛。 定期对挤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挤奶前后要分别清洁和*挤奶设备,若奶牛已有明显的临床型乳房炎症状,用人工挤奶代替机器挤奶。
03 科学免疫,提高奶牛自身免疫力
目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疫苗有奶牛乳腺炎多联苗,主要用于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感染。也可以注射奶牛乳房多价灭活疫苗,用于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干扰,分娩前2 个月进行首免,30 天后第2次免疫,产后3 天内进行第3次免疫,分娩前3天切勿使用。
04 合理搭配营养,添加饲料添加剂
*,合理搭配日粮,为奶牛提供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同时补充硒、锌、铜等元素,可以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二,通过添加饲料添加剂合理预防奶牛乳房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牛至精油等添加剂,提高产奶量,增加奶牛采食量,增强免疫力。
05 做好奶牛干奶期的防控管理工作
奶牛干奶期是奶牛生产阶段的重要时期,主要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充分准备,同时该阶段也是奶牛乳房炎控制的*有效时期。一般在干奶前的*后一次挤奶时彻底挤净,然后清洁乳头,尤其是乳头末端。
返回顶部